于登云教授应邀作《中国探月成就与展望》专题讲座

时间:2019年07月22日

 

于登云教授应邀作《中国探月成就与展望》专题讲座

于登云教授应邀作《中国探月成就与展望》专题讲座

于登云教授应邀作《中国探月成就与展望》专题讲座

于登云教授应邀作《中国探月成就与展望》专题讲座

于登云教授应邀作《中国探月成就与展望》专题讲座

据河北保定7月22日消息:近日,应河北科技学院邀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教授在该院综合实验楼报告厅作题为《中国探月成就与展望》专题报告。600余名师生聆听。

于登云教授从人类为什么要探月、世界月球探测的发展、我国探月工程的进展以及我国探月后续发展展望四部分进行了阐述。围绕人类为什么要进行探月,于教授提出了五个观点,即促进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满足人类对未知探索的精神追求,提升国家地位和民族凝聚力,实现月球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培养造就更多的科学技术人才。围绕世界月球探测的发展,于登云教授说:探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月球探测和人机联合探测三类。世界月球探测至今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58年至1976年为第一轮高潮期;1976年至1994年为第二轮相对宁静期;1994年至今,为第三轮高潮期,各个国家和组织纷纷加入。自1958年首个月球探测器发射以来,全球已经实施了117次无人月球他测和9次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其中成功67次,成功率53%。我国共实施5次无人月球探测任务,成功率100%。月球表面存在水确凿无疑。

就我国探月工程进展,于登云教授说:“上天揽月”的梦想我们已经实现了。嫦娥一号首次成功绕月;嫦娥二号首次实现了“一探三”计划;嫦娥三号实现首次月球软着陆探测,实现了由盲降到智能降,结束了盲降历史;嫦娥五号T任务,首次月球轨道高速返回再次试验;嫦娥四号首次在地月L2点布置“鹊桥”中继星,实现了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距月面15KM垂直智能降,月背与地球测控与通信;嫦娥五号、六号月球取样返回;取得了空间技术能力重大突破,填补了系列国际国内空白。空间科学探测实现了多个第一,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形成了一批先进实验方法和特种实验设施,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研究与管理人才,形成了“探月精神”;确定了月球形貌和地球等离子体,微波月亮和图塔蒂斯小行星特征,月球地质学研究等重大发现。围绕我国后续发展的展望,于登云教授说:我国正处在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具体在四个方面实现突破,抢占制高点。 一是建立无人月球科学站;二是载人登月;三是开展月球以远深空探测;四是实现关键技术,即系统工程技术、新能源与推进技术、测控通信技术、自主技术、特种机器人技术、新型科学载荷技术、地面测试与测试技术等。

讲座中,于登云教授以身边人、身边事等鲜活生动事例为话题,诠释了我国航天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并现场为大学生提出了“五个重视”建议: 即重视个人品格的培养,重视基础性学习,重视批判性思维,重视合作精神养成,重视社会活动参与,使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一致,练好内功,报效祖国。赢得师生阵阵掌声。

在互动环节,师生就芯片技术?长征“五号”什么时候发射?长征六、七、八号为什么不能无限供电,保证晚上工作?玉兔2号能否探测月背等话题进行了提问,于登云教授一一作了答疑解惑,并明确表示在2030年左右长征“五号”实现载人登月工程。

于登云教授用“浩瀚宇宙,广袤无垠。探索未知世界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探测茫茫宇宙是人类拓展生存空间的必由之路。”结束了讲座,全场报以雷鸣般掌声。

田录贤